八月晉風吹塞上,江南處處瓜果香。8月26日至29日,山西省小額貸款公司協會秘書長李如新率組來寧開展“優秀小額信貸機構學習考察·寧夏行活動”,臨汾市地方金融協會及山西省小額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創業扶持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科欣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青創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山西恒悅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太原市國泰惠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7家機構參加。寧夏小額貸款同業協會秘書長張瑞陪同考察。
貸動發展·科創未來
第一站,考察組參訪了銀川科創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銀川科貸”)。座談會上,兩地協會介紹了各自省區小額貸款公司行業發展情況,圍繞宏觀形勢、監管政策、地區現狀等方面進行了深度交流。銀川科貸就公司業務發展、業務板塊和業務產品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分享。在新建成的公司“數字科技應用研發中心”,觀看了《寧夏·祖國西部的一塊寶地》宣傳片,觀摩了公司自主研發的業務管理、擔保品監管、感知平臺等系統。公司成立近5年來,累計投放貸款23.33億元,始終保持不良率為零,切實增強了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滲透度,保障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公司以科技賦能推動信貸業務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實現信貸業務場景與信貸業務數據的有效銜接聯動,通過全流程數據線上化、可視化的系統性解決方案,為公司發展提供創新支撐。
黨建引領·踐行普惠
第二站,考察組來到了寧夏報業傳媒集團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報業小貸”)。報業小貸公司成立以來,堅持黨建引領,踐行國企擔當,始終秉持“支農、支小、支微”普惠金融的市場定位,緊扣寧夏“六新六特六優+N”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強化風險防控為抓手,以推進創新驅動為重點,不斷深耕鄉村振興貸、科創貸、助企助貸、政采貸、個人消費貸款、供應鏈金融六大業務領域。目前,公司累計發放貸款超10億元,其中:“三農、小微”占比達83%以上,服務領域涉及農牧業、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文化娛樂業等行業,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履行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之后,大家參觀了寧夏報業傳媒集團辦公區、印刷文創展廳和文創非遺展廳,走進活字印刷體驗館,親身感受了一把“鉛與火”的傳統文化洗禮。
服務三農·共享發展
第三站,考察組觀摩了寧夏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權屬企業吳忠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下稱“吳忠農產”)。吳忠農產作為寧夏區內唯一一家由自治區深改會批復成立的企業化運作的農村產權交易機構,在堅持國家、自治區農村產權交易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前提下,通過進行資源整合,高質高效開展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為代表的農村產權交易,使分散化的農村資源得以適度規模化經營,健全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了農村各類產權流轉交易公開規范運行。截至目前,已開展農村承包地經營權、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草原承包經營權、四荒地使用權、農業設施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等10項試點任務,累計交易各類農村產權592宗46.64萬畝14.62億元;開展農村產權抵押登記5644宗,貸款金額6.43億元;不斷探索拓展新的業務服務8項591宗2.97億元,主要涉及奶牛活體交易鑒證、農副產品推介銷售、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交易、農村產權評估、農業托管服務交易鑒證、村級小型工程招投標及采購、水權交易等。
厚德親民·兼愛互利
羅山腳下,秋意漸濃。最后一站,考察組走進寧夏東方惠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紅寺堡分公司(下稱“惠民信貸”)。大家深入基層,貼近群眾,走村入戶開展實地走訪,一同探尋惠民信貸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在柳樹臺村,訪問了參與“元盛龍江和牛繁育項目”的養殖戶呂忠奎,了解到他是一位養殖肉牛和繁殖牛長達10余年的專業養殖戶。目前存欄牛只60多頭,其中繁育龍江和牛犢牛9頭,和牛犢牛與同等的普通犢牛相比,有訂單且可靠、收益更大;也進一步了解了惠民信貸不僅提供小額度的資金扶持,更在鄉村產業非金融服務方面下足了功夫,“惠民信貸”深受老百姓認可。在新臺村信貸村組馬色麥大組長家中,觀摩了村組活動室和相關資料,還與信貸客戶、基層推廣員圍坐在院中的棗樹下進行場屋式座談,品嘗地道回族農家飯。農戶馬熱麥說:“我現在貸款3萬元,在惠民辦理速度快,不需要擔保人和抵押,只要找到聯保小組就可以貸款,已經貸了8年啦”。李如新秘書長看到婦女客戶手里拿著的鞋墊子,了解到這是每月固定活動日大家相聚的“理由”,農戶馬翠花說:“我們婦女喜歡繡這個鞋墊,聚到一起有說有笑,給自己放個假”。推廣員馬彩霞介紹,農閑的時候,就在這個棗樹下,每個月都能聚集30多人,組織大家搞搞婦女喜歡的活動。去年到今年我的客戶增長了80多個,現在258個貸款客戶,貸款余額589萬元。推廣員的工作不是簡單的提供貸款,更重要的是走村入戶了解她們的需求。我們盡力而為的幫助她們解決困難。一些養殖和牛的客戶,并不是我的信貸客戶,但她們是我的服務客戶,能得到姊妹的認可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通過組織動員各種賦能類的主題活動和利用固定月度例會機制,將分散的客戶(即農戶)組織起來,為農戶提供一個集中的交流場所。能唱的唱、愛玩的玩、會跳的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這一切的背后,是惠民信貸巧妙構建的以農村社區熟人圈為基礎的信貸網絡組織。這種運行管理模式不僅促進了農戶之間的頻繁互動與深度交流,而且極大地增強了社區內部的聯系和凝聚力,使得村組成為了一個緊密相連、相互扶持的大家庭。
互學互鑒·互促互進
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動共識。考察結束后,雙方協會負責人一致表示,晉寧兩地在地緣關系、行業發展等方面有著眾多相似之處,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溝通對接,深化交流合作,相互學習借鑒,實現共建、共享、共贏,共同助推小額貸款公司行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寧夏小額貸款同業協會(管理一處整理)
|